自六十年代后期以来,由于微处理器和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及其价格的降低,使变频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但是,变频器的基本原理并没有变。变频器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部分:1、整流器。它与单相或三相交流电源相连接,产生脉动的直流电压。整流器有两种基本类型---可控和不可控的。2、中间电路。它有以下三种类型:a) 将整流电压变换成直流电流。b) 使脉动的直流电压变得稳定或平滑,供逆变器使用。c) 将整流后固定的直流电压变换成可变的直流电压。
变频器原理(Variable-frequency Drive,VFD),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,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。我们使用的电源分为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,一般的直流电源大多是由交流电源通过变压器变压,整流滤波后得到的。交流电源在人们使用电源中占总使用电源的95%左右。
3、逆变器。它产生电动机电压的频率。另外,一些逆变器还可以将固定的直流电压变换成可变的交流电压。4、控制电路。它将信号传送给整流器、中间电路和逆变器,同时它也接收来自这部分的信号。具体被控制的部分取决于各个变频器的设计。
变频器不同的设计及控制原理:1- 可控整流器,2- 不可控整流器,3- 可变直流电流的中间电路,4- 固定直流电压的中间电路,5- 可变直流电压的中间电路,6- 脉冲幅度调试逆变器,7- 脉冲宽度调制逆变器。